探秘红色之旅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023年7月27日“探寻红色记忆”实践队前往石泉县红色革命纪念园区参观学习。

忆往昔峥嵘岁月
石泉县红色革命纪念园区位于石泉县城关镇,是由不同年代先后建成的红军纪念广场(纪念碑)、石泉革命纪念馆、石泉革命烈士陵园等组成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红四方面军、红军巴山游击队,从1933年春到1937年春,在石泉坚持了长达四年的游击战争,创建了鄂豫陕、川陕革命根据地石泉苏区,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成为鄂豫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寻革命足迹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支土生土长的红军部队,为了陕南人民的自由、解放,在秦巴山区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巩固和发展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陕南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这支部队就是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1935年底,到1937年的春天,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转战秦巴山区,开展抗日宣传,惩处土豪劣绅,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陕南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建立巩固和发展了石泉、汉阴、宁陕三块陕南革命根据地。在一两年的时间里,陕南抗日第一军开展了近百场游击战争。在战争中,涌现出了郑克斗、张永成、张永林等革命英雄。石泉苏区人民对红军鼎力相助,倾力相帮,与红军结下了深深的情缘。200余名投身于革命队伍的青年农民,大多牺牲或失踪。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历史并没有忘记他们。为了褒扬先烈丰功伟绩,石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修建了石泉县革命纪念园区。

传承红色精神
实践队首先参观了馆内的展览。展览中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红军的艰苦奋斗和伟大牺牲。我们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难行军的场景,看到了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畏艰险的精神。这些历史展品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红军们的英勇和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

参观完石泉革命纪念馆后,实践队来到了红军纪念碑。纪念碑高耸入云,庄严肃穆,让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和牺牲。站在纪念碑前实践队成员们行注目礼,向那些为了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红军战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次研学活动让大家受益匪浅。深刻感受到了红军历史的伟大和革命精神的力量。只要我们牢记历史,传承红军精神,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我们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未来努力奋斗吧!

(图文:“探寻红色记忆”实践队)